icebear 发表于 2011-4-7 17:08

王静和四座“8000+”的故事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网

  王静,探路者户外用品公司董事,成功登顶四座8000米以上山峰,是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最多的中国女性,也是第一位从珠峰南坡登顶的中国大陆女性。
  “登山确实是因为热爱。有些人会觉得是为了工作,为了利益,但是用工作、利益这些东西来支撑自己、承诺登顶8000米雪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不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登山的理由,我觉得那是我的梦想。”
  一点一点追随梦想
  2007年,王静开始了第一座高海拔山峰,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当时她是队伍里最没经验的人。“我被分在第二队,第二队是不一定登顶的。我觉得我状态、体力各方面还都不错,就争取到第一队,结果意外第一个登顶。”
  王静说,当时第二个登顶的是一个30岁跑马拉松的户外老驴友,他一上来就躺倒在地上,不知道是享受喜悦还是特别累。
  “当时我就想,这些老驴友也不过如此嘛。下撤时我碰到队长王勇峰,就说:‘王队,我要登珠峰。’王勇峰诚恳地说:‘你这个小孩,登山得一点一点来。’这时我的眼前就好像在晃动着一个梦:我要去登珠峰。”
  就这样,王静一点一点完成自己的梦想。生活和工作是这样,登山也是如此。
  卓奥友:幸运
  同年,王静第一次攀登8000米级山峰,卓奥友峰。同样,她还是队伍中最没经验的一名队员,没经验到两次高烧、在6000多米的C1营地血氧含量只有42,也没能改变她登顶的强烈愿望。
  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位于中尼边界上,东距珠穆朗玛峰约30公里。这里气候多变,每个登山季节只有几次持续2至4天的好天气周期。
  “爬第一座8000米级山峰是相当困难的,我当时状态特别不好,适应不了高海拔,还有两次高烧,非常危险。每天都第一个走,最后一个到营地。后来王石说,这家伙不是来捣乱的吧。”
  不过当时她并不知道这很危险,只知道状态不好,而下撤还是登顶都是向导来判断。后来,她就问向导为什么决定让自己登顶。向导半开玩笑地说,“我看你挺能吃的。”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有就是看个人的坚持吧,我当时就稀里糊涂地跟他们上去,再下来,在下撤途中还遇到了雪崩和大风。与死神擦肩而过能活着回来,我是幸运的。”
  希夏邦马:坚持
  第二年,王静又开始了另一座8000米级山峰的征程。这时,她已经有了一些登极高山的经验,不过自觉还是个新生,途中还不忘向前辈取经。
  “我是队里唯一的女性,我从来就跟不上他们,去C1的途中我一直努力跟在王石后面,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诀窍,然后就真的跟到了营地。我发现他不是队里最快的,但特别稳。可能跟做事情一样,有些人做事情很麻利,但持续下去很难,所以认定目标坚持很重要。”
  在希夏邦马,下撤时王静体能透支,边走边睡着了。“因为睡着时呼吸特别浅,空气又稀薄,很危险。我不停对自己说,千万不能睡着,睡着了我就会成冰人永远留在山上。在8000米生命禁区里,每一步都很危险,哪一步没走好都可能导致遇难,因此要保持每分每秒都要在清醒状态,虽然会头晕、恶心,但内心的状态一定要镇静,要警醒。”
  马纳斯鲁、珠峰:累积
  2009年9月,王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第一位登顶世界第八高峰——海拔8156米马纳斯鲁峰的中国女性!攀登这座山峰,在她看来,更大的意义在于参与了国际著名登山家罗塞尔在马纳斯鲁峰营地捡拾垃圾的拍摄活动。而这次活动,也间接帮助她圆了一直以来的珠峰梦。
  今年5月份,王静加入珠峰南坡环保登山队,从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攀登过程中,登山队要用专用袋子和容器对自己的垃圾甚至排泄物进行收集,运到山下,完成“零垃圾登山”。
  “这也是罗塞尔登山探险公司组织的活动,他的队伍传达着很好的环保理念,我想每一个登山爱好者都会被他组织捡垃圾的行为所感动,因为这一切都是自愿的、不要求回报的。”
  “登珠峰时,7900米处有很多生活垃圾,我没有想到。不是因为大家不爱山,也不是没有环保理念,而是在那个环境里顾不上。那个高度是生死考验,能自觉把自己的垃圾带下来就很不容易,根本没能力去清理垃圾,除非是真的不想要命了,所以只有组织更专业的人去做这件事,才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这一次,王静不仅积累了登山知识,还拍回了很多照片、影像资料,“上去的人本身不多,通过照片、视频能让大家看到一些山上的状况是额外的收获。”
  没有不好的明天
  就这样幸运、执着、坚持,让王静一步步走到现在。从设计、裁剪、缝制探路者的第一个帐篷,亲手画出探路者第一个“LOGO”,到今天的户外产品领头军,事业、生活、登山都在慢慢向前,她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很多人都说我们很幸运,赶上了户外行业的好时候;登山也是如此,在短短的三年里顺利完成四座8000米级山峰。实际上幸运肯定是有的,但仅仅是幸运吗?”
  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四座“8000+”,她的梦想还会更大、更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静和四座“8000+”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