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3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生在29000英尺的灾难:珠穆朗玛峰10大最惨烈的悲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1: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登山季将近,让我们一同回顾过去150年中,发生在世界最高峰的记忆深刻的事件。



By: NICK HEIL





珠穆朗玛峰下的一处墓碑

照片提供:My Summit

10. 北坳雪崩




喜马拉雅山区发生的雪崩

照片提供:Galyna Andrushko

    从1922年首支英国对开始,人们就意识到对待珠穆朗玛峰的攀登必须非常谨慎。就在1922年6月7日,当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和两位队友及14名夏尔巴协作艰难地在深及腰部的雪中行进,在接近23000英尺处的北坳时,他们听到一声巨响,山峰开始了对他们的侵袭。一场巨大的雪崩卷走了9名夏尔巴向导,并把他们推进下端几百英尺处的一条裂缝里。值得庆幸的是,雪崩中其他幸存者发现9人中有2人存活;但其他7人被留在他们遇难的地方。马洛里因为此次事故而责备自己,而且之后在写信给自己的妻子Ruth时提及,“这并不是必须负的责任,不过,我非常希望能让这些人获得应有的荣誉,而且我很想照顾他们。”


9. 通向珠穆朗玛峰的火车



中国西藏拉萨的火车站

照片提供:Oksana Perkins

       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这一项也许不能称为是灾难,但是现阶段连接北京和拉萨的青藏铁路,正被计划延伸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附近,这会让该地区已经存在的问题变得更为棘手。


       火车通车本身使得大量游客涌入西藏地区。2007年,游览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游客人数量达到27475人次,是前一年人数的一倍之多。(现在,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脚下直至16000英尺处已经铺设了道路)2010年,从拉萨到中国西藏境内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铁路已经开始动工。 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相应的存在着危机。



8. 西脊山难




珠穆朗玛峰西脊

照片提供:Jason Maehl



       1974年,野心勃勃的法国沙木尼副市长Gerard Devouassoux带领的探险队期望在珠穆朗玛峰令人毛骨悚然的西脊完成一次“完全”攀登。尽管世界公认的该线路首登者为1963年探险队的Willie Unsoeld和Tom Hornbein,这两位美国人开辟线路时,有很多选择:毕竟他们并没有沿整条山脊攀登至顶峰。Devouassoux和19名队员计划“拉直线路到达顶峰。”他们于8月下旬来到大本营,之后,他们希望,通常会带来较厚雪层的季风不要让山壁上留下过多不稳定的浮雪。他们显然知道要和天气打赌,但是却没有认为会失败。当登山者分别到达高处的3个营地时,季风季开始。9月9日夜间,一场剧烈的雪崩掩埋了一些帐篷,其中Devouassoux和5名夏尔巴向导被困。他们没有被找到这是珠穆朗玛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惨烈的一次山难,之后的5年,所有的登山者都避免攀爬西脊线路。


7. Boardman和Tasker失踪事件


喜马拉雅山区攀登者

照片提供:Galyna Andrushko


       1982年,来自英国的攀登教练Peter Boardman和曾经的大学2年级学生Joe Tasker出发向位于珠穆朗玛峰东北脊26000英尺处,极端危险的鲨鱼牙形山壁进发。他们二人是阿尔卑斯式攀登界最有前途的登山者。他们严格采用阿尔卑斯攀爬方式来攀登山峰,在那些最有能力且勇敢的登山者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尽管他们对攀爬非常严肃,但是他们也非常有幽默感,在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也让帐篷内充满笑声和欢乐。5月17日,二人离开东北脊高处的营地,14小时后到达8000米以上,但此时已经入夜。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永远没有办法得到证实。1992年,一队哈萨克斯坦登山者发现了Boardman的尸体,在第二个马蹄形山壁的底端,“非常安静地坐着”。Joe Tasker却不知去向。


6. Icefall灾难


Khumbu Icefall

照片提供:Mahatma4711


       1970年对于珠穆朗玛峰来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数支大型探险队驻扎在山峰南坡,包括Yuichiro Miura参加的日本队。这就一位这超过150人将穿过Khunbu Icefall,流动的冰瀑已经变成了攀登线路上的最危险致命的地点之一。4月5日,一场巨大的雪崩席卷了冰瀑,滑雪探险队中的夏尔巴遇袭,有6人失踪。这是自1922年英国探险队攀登珠穆朗玛峰以来,夏尔巴向导经历的最糟的山难,而且同时也揭示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究竟有多危险。

5. 一位玩忽职守的向导


夏尔巴

照片提供:Momemtum



       2004年5月,来自美国Virginia州Alexandria的一位69岁的病理学专家沿珠穆朗玛峰东南脊成功登顶。这是一次耗时极长且相当艰巨的攀登,这位病理学专家Nils Antezana雇佣了一位名叫Gustavo Lisi的向导来协助他。但是在下撤的过程中,Antezena迷失了方向,或许是患了急性脑水肿,他在突击营地上部几百英尺的地方昏迷。尽管2名夏尔巴向导试图对他进行救援,最终,他们2人和Lisi把这位医生留在冰雪中,并继续下撤回到营地。Lisi表示他“极度疲惫”,并没有告知4号营地的任何人他服务客户的状况。当攀登者第二日造成向上攀登山脊时,Antezena已经身亡了。这使得珠穆朗玛峰上客户-向导之间的关系收到审视和怀疑。这是诉讼已经不再是玩忽职守而是犯罪行为的首批案例。受害者家庭委托的调查也最终不了了之,但是Lisi已经名胜扫地,而且自此该事件对之后的珠穆朗玛峰商业攀登笼罩上浓重的阴影。



4. 致命下撤



珠穆朗玛峰北侧

照片提供:Peter Zaharov

       1998年,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时年41岁的Francys Arsentiev成为第一位不使用辅助氧气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美国女性。她和她的丈夫Sergei从北侧到达顶峰。下撤过程中,在黑暗中,他们二人走散。当Francys没有出现在距离峰顶最近的一处营地时,Sergei相信他的妻子一定是在他前面行进,收集了氧气和药品又首先回到山脊去寻找她。接下来的48小时让人异常担忧,即使用珠穆朗玛峰上的标准也是这样。一支乌兹别克探险队在北侧上端遇到了遭受冻伤且不太清醒的Arsientiev。他们用一小时试图对她进行救援,但最终放弃离开了。



当Cathy O’Dowd及Woodall在攀爬山峰过程中看到Arsientiev时,情况大致相同。他们也再次对她进行救助,但再次失败,不过此时她仍然活着。到了第三日,路过的攀登者确认Arsentiev已经死亡。旁边的一条绳索和一个冰镐是Sergei的-但是他却不再。他的尸体在几年之后在北侧下端的地方被发现,显然是在尝试挽救他妻子的性命时,滑坠死亡。



3. 孤独的攀登者被留在山峰上等待死亡



喜马拉雅山区的孤独攀登者

照片提供:Ladynin

       2006年,一位来自英国的独自登山者David Sharp成为了珠穆朗玛峰历史上最让人震惊并具争议的事件主角之一。5月14日清晨,Sharp被发现在东北脊高处一个小的凹石上昏迷不醒。他一直是独自攀登,偶尔也和那些小成本探险队的独立攀登者共用装备。所以,没有人报道他的失踪,而且几日后才有人知道他是谁。不过他的身份也不会让事情的发展有任何不同;即使那天有超过40位登山者从他身边经过,仅有几人尝试帮助救治他,但是Sharp却没有存活,


       一周后另外一件更糟的山难发生,澳大利亚登山者Lincoln Hall在相似的情况下获救。那么对于Sharp的救助,人们是不是应该做更多呢?是不是能做更多呢?是不是登山者都应该有道德上的责任,去帮助那些面对死亡的陌生人?媒体大声斥责那些路过这位英国人所处的地方的大型探险队成员。但是和很多事情一样,该事件充满了复杂的细节和更深层的解释。最终,Sharp成为了珠穆朗玛峰最鲜活和最烦扰的故事之一的陨落主角。



2. 马洛里和欧文失踪





到达顶峰的登山者

照片提供Ladynin


       1924年的探险看似充满了保证。这是乔治.马洛里的第三次珠穆朗玛峰之行,他相信他对线路已经非常了解;登顶似乎已经在他的掌控中。他意志坚定,并且不希望再次回到这里进行挑战。他的攀登伙伴,安德鲁.“山迪”.欧文惊人的运动天赋和在技术上面的能力(他是氧气设备方面的专家)弥补了他在经验方面的缺失。二人最后一次被看见是在6月8日下午约1点左右,当时攀爬北侧的队友Noel O’dell在休息时观测到他们,“不可能是马洛里和欧文之外的人……非常有热情地”向顶峰进发,之后云层就覆盖上来了。


       马洛里的尸体于1999年被发现,姿势为俯卧,而且在北侧的高处保存完好,腿部骨折显示他曾遭受了致命的滑坠。欧文则没有被发现。让人兴奋的是,也许二人携带的柯达便携式照相机就在他们的身上。尽管很多专业人士认为马洛里和欧文几乎不可能登顶珠穆朗玛峰,但是几率还是存在-如果找到相机,那么真相就会大白天下。



1.1996


珠穆朗玛峰上黑暗的一天

照片提供:Vadim Petrakov

       仅是统计数据-一场风暴中8人丧命。包括1名向导和2位探险队领队;整个登山季节则共有12人遇难-让人记忆深刻的1996年是珠穆朗玛峰攀登历史上最糟糕的年份。整件事情已经被不同的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一遍遍地被讲述及重复讲述,也给山峰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增添了些许光亮,包括早期英国探险队的故事。但结论,尤其是Jon Krakauer(“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作者)提出的观点并不乐观:商业队伍间的竞争和山峰顶部过于拥挤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证据,当然有那么多遇难人员也是证明。同时,这对在珠穆朗玛峰上寻求业务发展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具震动性的惊醒。

     由于此次山难,许多探险队现在都声称他们在队伍管理方面取得很大进步。相互之间的交流成为必须,也在稳定发展,品牌商之间也有了很多的合作,从大本营到顶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大为改观。这显然不能完全解决未来遇到的所有问题,有可能还会有更大的灾难。但是现在,在珠穆朗玛峰上最为严肃的敬业精神正努力阻止事故的发生。

编译:mint.wu
发布:2himalay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更多
Advertisement

站点信息

QQ|手机版|Archiver|备案号 | 蜀ICP备19026969号-1|    

GMT+8, 2025-5-3 16:33 , Processed in 0.20960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模板 X3.2 Templated by discuz 模板

© 2001-2013 源码坊.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