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4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石谈《王石说》创作动因:回顾10年登山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山东商报

   台湾同胞告诉我,对于大陆,他们不希望干旱,不希望淹水,不希望疾病大肆传染。2004年北京发生特大沙尘暴的时候,台湾都感受到了。

  世界是平的,何况大陆与台湾?

  在登希夏邦马峰的时候,我萌生出一个写作的念头。

  为什么会在登希夏邦马峰的时候萌生这个念头呢?我想主要是因为登希夏邦马峰让我感觉出奇的顺利,这是原来完全没想到的。顺利到什么程度呢?因为希夏邦马峰是唯一一座全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以上高峰,但先前中国的业余登山队是从来没有上去过的,我们的队伍是中国第一个登顶的业余队,登顶的难度可想而知。正因为登顶困难,所以连专业队上去的也不多。人们对主峰的情况了解得也不是很多,人们的恐惧便来自这里,能不能上去都不清楚。出乎意料的结果是我们登顶非常顺利,我2007年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的难度比这要大。整个过程中,人的状态很好,气候也很配合,时机拿捏得也很好,下来后大家皆大欢喜,11个队员有9个登顶了。  

  我个人的状态可以说好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状态是指两方面,一是精神状态,一是身体状态。实际上我很小的时候就有气管炎,年轻的时候患有慢性鼻炎,还有痔疮犯得很厉害。登珠峰的时候痔疮好了,登卓奥友峰的时候咳嗽减轻,2008年登希夏邦马峰那一年,不但痔疮没有发作,没有咳嗽,鼻炎也没有发作,身体状态这么好真的没有想到。一般来讲,登这种山峰都是对身体有损害的,没病都有病了;我可好,原来的病都好转了,那种状态让我自己都很意外。

  我当兵的时候一米七六,这么多年过去,缩了,现在是一米七五;登山前,我的体重是75千克,按照我的身高和年龄,这已经偏重了,但是我下山之后是70千克。所以,你怕登山有危险,这是好事,你为了要克服登8000米的难度,你必须要时时刻刻处在一种良好的状态中,你要一直运动,而且吃饭的时候要控制食量,吃到一定程度就不吃了。因此,登山反而成了你节制自己的动因。不仅如此,我现在没有大肚腩。我是很开心的,60岁的人了,没有啤酒肚,这个状态和登山是有关系的。于是,我下山后想到:自己登山都10年了,这种状态是有一个过程的。

  我并非一开始便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经验是慢慢积累出来的。比如我登卓奥友峰的时候就很冒进,觉得自己连珠峰都上去了,这个简直就是小儿科。于是,别人进山10天之后我才去,去追赶他们,而且不吸氧。后来登到8000米的时候身体就不行了,不得不吸氧。登顶下来之后,人透支得太厉害了,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才缓过来。我因此知道以我的年龄,我的行为是非常冒进的,弄不好大脑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登希夏邦马峰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状态,也跟我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关,之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所以下山后一想,我登山都10年了,但是你看以前出的书,专门写登山的没有,基本都是博客文章的结集。这回真的有冲动,登山10年,借登希夏邦马峰之机把这10年的感受写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更多
Advertisement

站点信息

QQ|手机版|Archiver|备案号 | 蜀ICP备19026969号-1|    

GMT+8, 2025-5-7 21:20 , Processed in 0.2221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模板 X3.2 Templated by discuz 模板

© 2001-2013 源码坊.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