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金报
每到周末,很多市民选择到城市周边的旅游步道登山健身
“黄金周期间我家日均游客接待量超300人次,是平时日均接待量的近3倍。那几天每天都有1-2万元的营业额,这几周周末生意好的时候营业额也有近万元。游步道建设让市民休闲有了好去处,也让我们生活过得更好了。”11月4日,在江北北山游步道附近经营农家乐的王银翠说起正式开放不久的新步道,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到周末,在宁波周边的各条游步道上,不时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驴友前来登山休闲。客流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直接拉动了农家乐、户外用品企业的发展,登山游步道渐成“富民路”,“步道经济”开始发力。
在家门口做生意 一些农家乐一年赚10多万元
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作为千里游步道的一个节点,游步道带来的经济效益颇为可观,现今,村里开起了5家农家乐,家家户户都卖起了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据统计,2009年以前,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了6000多元。一些农家乐年盈利能达到10多万元。
“我父母都相继去世了,现在公公还健在,但是年龄已经很大了,想多留点时间陪陪他。以前,我和老公都是给别人刷油漆的,在外面跑了七八年,都回不了家,孩子和老人都难照顾。现在好了,家门口做起生意,收入比以往多了,家里也什么都能照顾到了。”谢密娟是村里三石酒家的老板娘,和记者说起游步道给他们家生活带来的变化,她满是感慨,“虽然开饭店也辛苦,但是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茶院乡驻许家山村旅游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到周末,村里的农家乐都有30-40桌的客人,特别火爆时,还曾把一家农家乐的四合院都挤满了,达到了60桌。此外,旅游开发也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以前村民都要赶几十里山路去城里卖的番薯粉、干菜、番薯之类的农产品,现在在家门口就被游客一抢而光了。
将各种资源“串珠成链” 宁海健身步道引央视关注
今年,央视4套《远方的家》节目组为拍摄大型专题节目“沿海行”到了宁波,宁海登山步道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引起了节目组的关注。
“通过步道建设,将沿线景区景点、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农业和渔业基地、农家乐等各种资源‘串珠成链’,宁海不断放大游步道经济效益,着力打造‘步道经济’,效果非常明显。”宁海县风景与旅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游步道对农家乐和户外运动企业的经济带动最为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月至10月,宁海登山步道沿线的“农家乐”接待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27%,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8%。2012年前三季度,宁海县乡村游共接待游客达330万人次,其中,登山健身游达98万人次,乡村旅游达220万人次,增幅十分显著。
登山步道带动了当地户外用品企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宁海县拥有80余家登山杖、帐篷、健身器材等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年销售值20多亿元。
昨天,记者还了解到,就在这个月,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宁海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已全面完工,在徐霞客古道的基础上,这条健身步道又衍生了400公里,总里程达到500公里。这也意味着,驴友们可到这条集山、海、岛、泉、瀑、林等自然景观以及自然村落、古驿站、抗倭遗址等人文资源于一体的千里休闲健身步道,来体验更多的旅游乐趣了,沿线的村民们也得做更多准备迎接源源不断前来的客人了。
步道建设逐渐形成热潮 宁波着力打造“步道经济”
其实,不仅仅是宁海,由于看到步道建设带来的好处,如今,宁波正着手修建登山步道、森林游步道发展“步道经济”,步道建设逐渐形成热潮。
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江北区北山游步道正式向游客开放。这条游步道全长约58公里,自东向西绵延经过保国寺、荪湖、毛岙、金沙、环英雄水库周围山脉,涉及庄桥、洪塘、慈城镇等3个主要涉农街道,基本覆盖了江北区的5万亩山林,同时串连了保国寺、慈城古县城、五星绿野山庄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直接辐射了沿线的15个行政村。
江北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假期间,北山休闲游步道共接待了2万多名游客,游步道周边的天山湖农家乐、安山农家乐、御景山庄等农家乐受益良多,像步道附近的五星绿野山庄近200个床位的客房平均出租率达到60%以上,其中高峰期最高出租率达到近90%,长假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营业收入75万元。
在镇海,九龙湖登山健身步道尤其是横溪村翻越“三界亭”至金沙村之线路,早在2007年已受人关注,同时受到一批驴友的青睐,2011年3月被评为“宁波十大文化旅游古道”,期后来自全市的驴友纷至沓来。上个月,该景区举办了首届登山节,邀请市民前来体验全程共计约7.5公里的新线路。
“我们力争在2-3年内将九龙湖登山健身步道体系达到100公里规模,投资5000万元。在步道周边,也发展了数家农家乐。希望步道建设能让更多村民致富。”九龙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慈溪市也将投入1200万元,打造一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该步道全长45公里,东部环线20公里为龙山镇方家河头桃花岭一带,西部环线的10公里在桥头镇栲栳古道,两道之间会有15公里的连接线。
另外,在奉化,长达4公里的栖霞坑古道和长20公里的探寻唐诗之路古道都成为政府重点建设和完善的古道;在鄞州,仅横溪镇镇政府就投资35万元进行了古道石刻点缀,投入近150万元用于古道指示牌、亭子、牌楼、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好地推动古道旅游。
旅游富民引各方关注
十年来,宁海在开展户外休闲运动及开发相关产业上大做文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旅游业发展迅猛,富民经验引起各方关注。
2002年5月19日,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隆重开幕;
2003年10月8日,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命名宁海为第四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2007年6月22日,经省科技厅论证批复,宁海县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07年9月12日,宁海县被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2008年5月26日,宁海被授予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
2009年8月21日,宁海县荣膺“浙江省生态旅游名城”称号;
2010年1月20日,宁海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跨入“国家队”行列;
2010年4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向宁海县授予“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牌匾;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决定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2012年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命名名单”,宁海县荣膺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2012年6月16日,宁海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技术评估,意味着宁海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标志性与阶段性成果。
据统计,2010年,宁波体育产业实现总产值160.9亿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29.5%,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同比增长33.8%,增势强劲。特别是近年来,宁波各县(市、区)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兴起。
□通讯员 徐创荣 李冠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