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个从北坡登顶珠峰的英雄:永不停歇的“攀登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栏的话】:栉风沐雨一甲子,沧海巨变六十年。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向全世界正式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世界屋脊上高高飘扬。从此,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翻天覆地、一日千里,旧貌换新颜。
  --60年来,从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再到建立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中,西藏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落后走向进步、由专制走向民主,开启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60年来,在中央的特殊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翻了上百倍,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逐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创造了60年越千年的社会发展奇迹;
  --60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从贫穷走向小康,从毫无人身自由到享有一切平等权利,从没有任何保障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西藏各族人民的人生命运发生了根本转变,书写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划时代意义的篇章。
  值此西藏和平解放60年之际,从6月12日起,新华社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系列报道中陆续推出《雪域脊梁》《重走进藏路》和《西藏人家》三个栏目,专题报道为西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普通建设者、展现西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景象和一个个西藏人家60年的生活变化。今天首先推出的是《雪域脊梁》。
  新华网拉萨6月12日电 记者郭小兰、徐永春、胡星
  他曾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第一次从北坡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他更是一个人生道路上永不停歇的攀登者,不断攀登着人生的“顶峰”。
  他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民族登山英雄贡布。
  6月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记者在拉萨贡布的家中采访了这位“雪山的儿子”,听他讲述自己“攀登”的人生故事。
  祖国对于他就是雪山、蓝天和无数次的“攀登”
  79岁的贡布仍目光如炬,满头银丝衬着古铜色的脸庞,身材匀称而结实,有着藏族老人特有的气质。
  在记者的采访中,贡布无数次地提到山峰,他的脑子里装着无数个山峰。哪座山峰在什么边界、什么位置、海拔多高、有什么特点,他都如数家珍。
  登山是一项考验人类极限的运动,站在海拔8000米以上,霞光万道,白云在你的周围,雷电在你的脚下轰鸣,“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他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登山的境界,可以和他一起享受登峰的快感。
  但登山是艰难的,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你的勇气、意志和体能。攀登到海拔6000米以上,每一步都面临着前进还是后退的选择;到了海拔8000米以上,气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生死一线”在这里已不是形容而是现实:“有人说攀登珠穆朗玛峰是踏着尸体的攀登,许多人永远地留在了那里!”贡布感慨道。
  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个特殊历史时期,为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拿出大量财力、物力,组成了200多人的大型登山队,贡布是队员之一。
  当时登山队的目标是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贡布说,“那时,世界上还没有人通过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贡布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当时登山的情况。
  1960年4月,登山队抵达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从珠峰北坡攀登。前三次攀登,由于没有把握好出发时间和天气的剧烈变化,登山队五名队员到达海拔8500米后,不得不中途退回大本营。
  第四次,贡布和队友30余人在5月中旬出发,5月24日下午抵达珠峰著名的“第二台阶”脚下时,只剩下贡布、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4人。
  “第二台阶”海拔在8680至8710米,山势近乎垂直,攀登难度很大。“我们当时进退两难”“死也要死在顶峰上!大家当时心里都这样想。”贡布回忆道。
  我们想到了搭人梯的办法,刘连满让出了自己的氧气,还为我们当人梯,我们踩在他的肩膀上攀登上去,才终于攀上了“第二台阶”。5月25日凌晨,剩下的贡布、王富洲、屈银华三人终于到达顶峰。
  “环顾四周,雪山都在我们脚下。”贡布显得很自豪。
  “没有共产党我只是庄园里的一个农奴”
  贡布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源于他走过的人生道路。
  贡布的家乡位于日喀则地区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他为庄园主放羊,烧火做饭,收青稞。他至今还清晰记得,为了劳作中的一次打盹,庄园主对他拳脚相加。“幸亏当时他手里没有拿鞭子。”贡布说。
  1955年,家乡的小村庄来了几名解放军。贡布看到解放军自己揉面下面条吃,走时还给庄园留下几块大洋,作为在庄园驻扎几天的费用。“当时,只是觉得他们与嘎厦政府的藏兵完全不同,没有抢东西,霸占妇女。”贡布说,“第一次见到解放军,他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56年,在熟人的指引下贡布步行9天到达解放军的日喀则营地:“我想看看情况到底怎么样?结果那一趟我就参加了解放军。”贡布说。
  贡布在解放军炊事班做过饭,在警卫营做过战士。1958年,国家体委访问团来到西藏。“实际上他们是来招募攀登珠峰队员的,我很幸运,被选中了。”贡布说。
  从此,贡布与登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登山带给贡布很多快乐和荣誉,贡布感恩雪山,也身体力行地回报这片养育他的雪域高原。
  1989年5月初的一天,雪山、蓝天、绿草,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上,两辆卡车和几辆小车组成的车队蜿蜒缓慢前行,他们时而陷入深坑,大家下来垫轮、推车,时而小心前行。夜晚到来,他们停下来撑起帐篷,架起篝火,第二天黎明,收起帐篷继续前行。整整走了9天,车队终于到达目的地藏岗日峰脚下。
  这是中日联合组织的中国藏北考察团,贡布就是这次考察团的总队长。这次考察除了随队考察藏岗日峰攀登线路外,贡布自己还有一个重要计划,就是调查藏北地区的野生动物生存状况。考察持续了整整两个月,贡布带回了大量的野牛角、藏羚羊角、攀羊头角等野生动物遭到捕杀的证据。
  通过这次考察贡布掌握了藏北野生动物的生存情况,并有一个重要的提案提交有关部门--建立西藏高原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在贡布的呼吁下,西藏高原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终于成立了,这里的野生动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贡布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西藏的解放,我还只是一个农奴。”
  一生不懈雪山缘
  贡布热爱登山事业,登山也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他生活和事业的一切无不和雪山紧密相连。
  贡布的老伴白玛说:“他要是不登山我们也不会认识。”
  1963年,白玛所在的部队医院在林芝家当嘎的一个半山坡上,而贡布所在的登山队大本营正在山脚下。一天,白玛背着药箱从山坡走过,正好遇到登山队的几个队员,看到活泼、漂亮的白玛,好心的教练灵机一动,给他俩当上了红娘,刚好教练的妻子也是白玛的同事。
  1968年,白玛和贡布正式结为夫妻。晚年的贡布和白玛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白玛告诉记者,“他喜欢山峰,4个孙女的名字都是他起的。”贡布把对雪山的感情寄托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两个孙女和外孙女的名字分别叫珠穆雍措、珠穆英卓、珠穆玉妮、珠穆英瑞,“珠穆”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圣女、女神、漂亮的意思,以此纪念珠穆朗玛峰。“很多山名都有珠穆,适合女孩子。”贡布说。
  如今的贡布虽不能再去登山了,却始终不懈地为登山运动倾心尽力。在他和战友的倡导和亲自组织、筹措下,1993年西藏组织了10名队员参加世界14座最高山峰的攀登队,到2007年登山队终于攀登完了这14座世界最高山峰。贡布还清楚地记得为了这次庞大的登山活动,他和几位过去登峰的老战友,跑广州、下成都,不辞辛苦筹措资金,仅各项准备工作就用了两年的时间。
  “这是一个人类壮举,在世界登山史上是一个奇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这样的集体攀登,外国登山者也只是以个人的形式完成过这样的攀登。但当时没有很好地宣传这件事情。”贡布对此有些遗憾。
  “贡布一天也闲不住,总是在写这写那,他有很多的想法,都和雪山有关。”白玛告诉记者。
  贡布现在正在用藏文写作世界高峰的情况介绍,包括它们的高度、位置、周围地貌、民间传说、周边湖泊情况等,他已经写了30座了,包括著名的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卓奥友峰等。“20年了,总是在想山!”贡布说,“年纪大了,有时候会头晕,一些东西记不清了,但我会坚持,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贡布对登山事业还有很多设想,例如:设立“高山研究会”、建立全面的西藏山峰档案等。“我还希望能早日建立‘中国登山博物馆’,将过去登山的那些珍贵物品妥善保存,以激励后人。”贡布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更多
Advertisement

站点信息

QQ|手机版|Archiver|备案号 | 蜀ICP备19026969号-1|    

GMT+8, 2024-4-29 16:18 , Processed in 0.1798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模板 X3.2 Templated by discuz 模板

© 2001-2013 源码坊.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